2023年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总决赛相关活动
2023-09-19
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总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联合各专项赛组织方、承办方、高校等共同组织支持高校成果转化、创业带动就业等相关活动:
一、企校协同创新大赛颁奖典礼
邀请部委、行业协会、教育厅、工信厅等领导共同为获奖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二、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成果展
各专项赛组织单位推荐专项赛一、二、三等奖获奖项目,参加现场总决赛成果展,展示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成果、典型经验、示范案例。
三、企校协同创新大赛评审专家聘任及产业实践教授小班课
邀请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等专家参与总决赛评审,并为其颁发专家聘书,由产业实践教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小班课。
四、企校协同创新大赛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对接及企校签约仪式
由专项赛和总决赛组织单位,邀请法务、投资基金、知识产权等大赛服务机构与获奖项目共同进行服务对接,并签署大赛成果转化服务协议。
由专项赛和总决赛组织单位,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与获奖项目共同开展成果转化对接,并签署大赛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
五、企校协同创新大赛创业带动就业暨访企拓岗签约仪式
由专项赛和总决赛组织单位,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与参赛高校共同开展访企拓岗就业协作对接,并签署大赛访企拓岗就业协作战略合作协议。
六、企校协同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新闻访谈
邀请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对参赛获奖项目、单位的创业带动就业、成果转化等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为你推荐

一、大赛简介2023年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共同主办,由专精特新企业及行业影响力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品牌赛事活动。大赛自2023年7月-2023年12月止,赛事活动由专项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组成。二、赛制设置(一) 专项赛,本届大赛专项赛分为: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安全七个赛道。
2023-09-19

大赛组委要求各专项赛及总决赛组织方在大赛筹备、运营期间,健全完善并遵守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参赛团队、专家、指导教师、志愿者、工作人员等人生安全。一、总体要求各专项赛区组织单位,为专项赛期间和总决赛期间该赛项安全第一责任人,应成立相关团队并指定和明确负责人员,负责安全相关工作。二、安全管理内容 (一)安全事项包括交通、消防、食品健康等内容,各安全责任人需向参赛团队明确安全意识,保证比赛安全进行。(二)赛项内容涉及的训练、比赛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2023-09-19

根据2023年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相关信息披露规范,现对各专项赛承办情况情况进行公示。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项赛(一)赛项编号:SME202301(二)竞赛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三)赛项介绍:1、聚焦场景:聚焦以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技术、编程及算法为基础的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横向渗透融合应用场景2、考察能力:考察参赛者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横向交叉应用的能力。比赛目标:培养学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横向融合应用能力,提升高校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水平。
2023-10-08

企校协同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委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大赛。大赛以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技术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校企协同技术创新攻关为基本模式,大力促进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成果研发转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服务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新经验、新模式。
2023-10-08

为确保2023年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专项赛、全国总决赛有序顺利开展,制定如下参赛纪律要求,违反规定者取消参赛资格。一、参赛团队需要符合参赛条件,参赛选手、团队及项目不存在违法、违规、违纪情况,不得冒名顶替;二、参赛团队需按时参加抽签、演练等,无故不到现场视为退赛;三、参赛团队需严格遵守各项参赛规范,不得或者通过其他渠道与评委进行讨论与赛项、评审有关得任何问题;四、参赛团队需服从组委会统一安排,佩戴证件提前入场,并在比赛现场关闭手机,不得干扰评委评审;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