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0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2023年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机器人+领域专项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圆满收官。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117所院校230余支队伍报名参与,参赛作品基本涵盖了机器人产业十大重点应用领域,经专家组评定,最终有44支参赛队进入专项赛线下总决赛。
图:机器人+领域专项赛线下决赛现场
机器人+领域专项赛是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的一场全国性竞赛,是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赛旨在通过大赛汇聚产业界、科研界、教育界专家资源,大力促进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成果研发转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图:颁奖仪式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所长嵇峰,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杰,苏州大学副校长沈明荣,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孙立宁,清华大学国家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副院长毛居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科事业部负责人等嘉宾出席专项赛决赛颁奖仪式。
图:一等奖颁奖仪式
大赛通过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桥梁,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经过激烈角逐和专家组评审,最终决出专项赛前十强,与会专家为决赛参赛队伍颁发获奖证书。
图:嵇峰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所长嵇峰在颁奖仪式上指出,大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人才科技优势,聚焦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助力提高企业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中心作为国家层面唯一的中小企业综合性服务机构,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校企深入沟通对接,共同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图:王克杰致辞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杰指出,本次机器人+领域决赛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勇于拼搏、善于创新的风采,集中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丰硕成果。通过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机器人相关技术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养老服务、教育等传统专业向智慧农业、智慧养老、数字化教育等升级改造。
图:大赛现场
此次大赛有效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校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的创新合作,助力研发成果落地转化,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机器人专委会积极发挥赛事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动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