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在读,历任中国中钢集团投资管理处、项目管理处处长,中钢集团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钢高科(北京)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中钢中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指委委员、人社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国资委中央企业创新创业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成员。
连续四年参与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审,并在2021年第七届大赛担任评审组组长。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在读,历任中国中钢集团投资管理处、项目管理处处长,中钢集团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钢高科(北京)投资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中钢中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指委委员、人社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国资委中央企业创新创业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成员。
连续四年参与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审,并在2021年第七届大赛担任评审组组长。
冷明,中关村人才协会秘书长、党建工作小组成员,中关村人 才智库研究员,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理事、中国 人才研究会理事、河南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人力资源专业 实践导师、贵州大数据产教联盟特聘专家、湖北省人才公共服务智库专家,多地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组组长,多地人才集团战略顾问。互联早期创业者,产业、人才政策学习研究者,涉企政策研究者、实践者。
1999 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建二局从事劳资社保工作, 2000 年创办国内首家行业细分招聘网站——建筑英才网。曾任天津市渤海国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知学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曾为某公司 A 股上市全过程业务规划、财务设计,招股说明书架构撰写;曾设计过多个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曾为多个地方人才发展规划执笔;是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课题组成员;曾筹备运营过某直辖市国资系统人才办;曾担任过多地人才集团筹备战略顾问。2013 年“行业细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成长平台”国家重点新产品负责人。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技术研究院院长,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半导体技术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出版专著2部,申请知识产权25项,授权10余项,发表论文27篇,主导和参与标准编制17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政府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 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等荣誉,主要从事重大装备可靠性及加速寿命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应用验证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装备发展部军用材料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科技委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薄膜材料与集成器件(单晶薄膜与滤波器芯片、硅基集成敏感薄膜与传感器芯片、微系统封装集成技术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一等奖1次。
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会员、大连市高端人才、大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双创人才”特聘专家、吉林省及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近五年开展了宽禁带及超宽禁带半导体辐射探测器研究,创新地采用宽禁带半导体来研制辐射探测器,制备的碳化硅耐辐照探测系统已经应用于中国散裂中心源白光束线,支持了401、九院、北大等多家单位的核数据实验。
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半导体与物理学院副院长,中北大学微纳加工中心主任,山西省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于微纳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大项目课题、基础预研,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其它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互联网+等比赛奖励多项。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江苏省集成电路学会副秘书长,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长期从事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
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创新创业导师,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委。